中教数据库 >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(医学版) > 文章详情

MiR-152-3p以TGFA为靶向调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

更新时间:2023-05-28

【摘要】目的:确定miR-152-3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(PTC)的生长中的作用,并探讨靶向关系。方法:miR-152-3p在20对PTC组织和癌旁组织的表达由Realtime-PCR检测。转染miR-152-3p mimics和inhibitor至KTC-1中,设置NC组。CCK-8法检测KTC-1增殖能力,细胞迁移能力应用划痕实验的划痕宽度比值反映,采用Transwell小室法对各组细胞的侵袭能力进行实验。预测TGFA为miR-152-3p靶点,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TGFA与miR-152-3p是否结合,Western blot和PCR检测分组细胞中TGFA的表达。PCR检测TGFA在PTC组织的表达,转染TGFA-OE及TGFA-siRNA至KTC-1,并设置NC组。CCK-8法及Transwell法检测TGFA分组下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及侵袭能力。结果:PCR示miR-152-3p在PTC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。体外实验中,miR-152-3p-inhibitor组较NC组的细胞明显增殖、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。用3个公开miRNA靶点预测工具,确定miR-152-3p的潜在靶基因TGFA。双荧光素酶报告印证了两者关系,且PCR及WB结果示miR-152-3p呈单向抑制TGFA的表达。在PTC组织中,PCR示TGFA的RQ值高于癌旁组织,TGFA-OE组癌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强于NC组和TGFA-KO转染组。结论:PTC组织中miR-152-3p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低,miR-152-3p抑制TGFA,从而抑制KTC-1细胞系的增殖、迁移和侵袭,这可能是研究PTC发病、发展,甚至防治的潜在靶点。

【关键词】

10 2页 免费

发表评论

登录后发表评论 (已发布 0条)

点亮你的头像 秀出你的观点

0/500
以上留言仅代表用户个人观点,不代表中教立场
相关文献

推荐期刊

Copyright © 2013-2016 ZJHJ Corporation,All Rights Reserved

京ICP备2021021570号-13

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0866号